案 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旅游业各要素中,“行”是人们实现旅游活动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开启,迎来了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自驾游、乡村游、亲子游、养生游等全域旅游方式,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逐渐从注重通达性转变为“有景可观,边走边玩”。《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快旅慢游深体验”现代交通网,加快沿途周边景观打造和设施完善,逐步构建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联通景区、贯通城乡的全域旅游交通网。
案 据:叶县修建的一号公路(民称“彩虹路”),东起辛店镇桐树庄村,从保安镇、夏李乡穿境而过,止于常村镇,全长94公里,投资额11亿多元,是曾经的省级贫困县——叶县投资最多、建设里程最长的地方公路。一号公路开通,为沿线各地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形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而加强一号公路旅游游玩配套设施建设,可以增强公路的美誉度,对公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帮助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虽然乡村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名城风貌、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6要素挖掘不够,只有充分挖掘到位,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如此。现就以叶县一号公路全线贯通为契机开发旅游产业链帮助沿线群众脱贫致富给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加强一号公路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基础、公共服务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项目的建设,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参与改制等方式参与一号公路旅游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建立健全激励创业机制,鼓励和支持叶县籍在外企业家、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 。
二、创新一号公路旅游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努力解决部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等增信措施不足的问题,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文化旅游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担保贷款”的经营模式,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支持,解决乡村旅游资金投入问题。
三、有机植入区域文化特色。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将公路沿线的特色文化植入公路的主体结构和附属设施,发挥叶县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高跷、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更多地吸引游客感受公路上风景,接受文化的熏陶,同时也避免了旅游公路千篇一律的设计现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吸引旅游者前来探索游览,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双重价值,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四、与高校合作寻求技术支持。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经济作物种植技能培训,引进高校人才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管理,合理配置和共享双方资源,使双方的优势得到最佳互补,为叶县一号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合理规划打造叶县旅游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 ,打造出具有叶县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一号公路旅游目的地。
六、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农业、林业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让农民参与旅游产业,吸纳村民参与景区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带动周边农民增收,最终实现依托一号公路旅游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就业、创业和脱贫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