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内容
受理编号:
49598
信件分类:
咨询
提交时间:
2025-05-08
信件标题:
关于创新衔接资金投入使用模式的咨询函
信件内容:
您好,我了解到近年来叶县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财政资金+自筹资金”资金投入使用模式,明确用于产业发展类项目的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其余资金由致富能人、村集体或龙头企业通过现金注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予以匹配,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想了解“衔接资金+自筹资金”资金投入使用模式的有哪些典型项目,希望提供相关项目立项文件,用于学习参考项目策划。
回复信息
回复单位:
叶县人民政府
回复时间:
2025-05-16
回复内容:
网民朋友你好,您的留言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告知如下:近年来,叶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多渠道筹集衔接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源源不断为乡村发展“输送”真金白银,以“输血”促“造血”,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奋力推进农业强县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一、做好“三个衔接”,做大财政补助“资金池”。一是做好政策衔接,加大统筹力度。出台《叶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应整尽整、应统尽统”原则,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化涉农资金使用机制,提高涉农资金配置效率,为乡村振兴坚强“后勤保障”。二是做好力量衔接,强化机制保障。成立叶县扶贫资金筹措使用与监管专项指挥部,发挥专项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打破过去县直相关部门各干各、“单打一”的现象,建立“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打造“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筹用新格局。三是做好监督衔接,严把资金使用。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绩效管理原则,通过年度专项审计、聘请第三方专项核查、常态化监督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夯实项目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符合预期、达到最优。二、创新“三类模式”,撬动产业资本“显张力”。在加大财政统筹投入的同时,衔接资金也有效发挥了对金融、社会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探索形成了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叶县投入产业项目衔接统筹资金共6.3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银行贷款融资等其他资金9.07亿元。一是财政资金支持模式。县域内脱贫群众及监测户,可依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小额贷款金融扶持政策发展产业,使用衔接资金进行贴息支持,助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致富。二是财政资金+自筹资金模式。财政衔接资金给予相关项目最高不超过总资金50%支持,其余部分由村集体、致富能人、合作社等自筹匹配,通过这一模式,极大提升了村集体发展积极性、农户参与主动性、企业与农户捆绑的紧密性。如任店镇蔬菜产业园项目,财政资金和村集体自筹资金以1:1的比例投入,建成后以“基地+农户”形式发展上海青种植项目,农户种植,企业负责产品收购与销售,达到了企业与农户双赢的新格局,同时还可带动全镇3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三是财政资金+企业注资+融资模式。即财政资金、合作企业按比例注资,同时进行融资(专项债)的合作模式,旨在打造大型规模化产业园区,全面提高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为农户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提升整体收入水平。目前,创大面业、江苏绿港、浙江绿网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已相继入驻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力持续提升。下一步,我县将持续紧盯脱贫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村内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民生问题,继续优化财政衔接资金扶持方式,确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内,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推动叶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关心与支持,您对我们的处理结果满意吗?如有疑问,请联系:0375-805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