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县直部门信息公开>叶县农业农村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索引号: 主题分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8-02-08 关键词:
叶县2018年脱贫攻坚规划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叶县2018年脱贫攻坚规划

根据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叶县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贫困优先、典型示范、精准脱贫”的原则。体现产业带动引领、资金整合投入引领、项目引领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的要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对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战略,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的扶贫攻坚路子,加快推进“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步伐,特拟定本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叶县社会经济状况

叶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偏南,平顶山市南部,东面与舞阳县、舞钢市交界,南连方城县、西毗鲁山县、北与平顶山市接壤、东北和襄城县为邻。隶属平顶山市,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5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78.25万。耕地面积121.6万亩,2017年粮食总产量61.16万吨,国民生产总值182.41亿元万元,农业增加42.08亿元,财政收入9.57亿元,农民可支配11235.8元。


2、叶县自然状况

所辖行政区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南部为浅山丘陵区,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和洼地。南部有甘江河、中部有澧河、灰河、北部有沙河等河流。全县山区面积30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2.3%;丘陵面积为260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9.3%,平原及洼地7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4%。

叶县属大陆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5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4毫米。

3、叶县贫困状况

2014年,经省确认贫困村为120个,贫困人口为7.23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上级对贫困地区投资力度、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状况进一步好转,贫困地区面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面不断缩小。

3.1贫困人口

经过年扶贫减贫,截止2017底,重点贫困乡镇11个、贫困村124个,未脱贫贫困户7257户、19422人,贫困发生率2.48%。2018年河南省下达脱贫任务1.02万人,我们计划今年脱贫1.1万人。

3.2贫困原因

3.2.1生产力低致贫。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水资源分布不均、产出少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全县耕地面积的113万亩,人均不足1.3亩,中低产田占相当大比例。加上村民文化素质不高,转产意识弱,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从传统种植业获得的收入增额非常低。

3.2.2缺文化致贫。由于非农技能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外出务工人员酬薪不高,返乡农民工缺技术和资金创业,无法脱贫致富。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导致观念落后,观念落后导致生活方式落后、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从而致使村民缺乏商品经济意识,一是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二是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致富信心和开拓勇气;三是“有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理所当然;四是观念保守,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能力差。

3.2.3因房返贫。修建房子是农民最大的一笔家庭支出,一般来说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标志。由于自有资金不足,修房欠债比较普遍,为了还债只得省吃俭用降低生活标准。有些家庭除了房子是新的,其它家具都是旧的,在新房子里过着穷日子,非常不协调。

3.2.4因病致贫。部分乡村卫生设备落后,技术差,无法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农户看病要到乡镇、县城等地,社会医疗保障程度低,医疗支出费用较高,一般农户无钱治病、治病则穷的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可是一旦患大病,合作医疗补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少贫困农户患病往往采取“以拖代治”的方式,结果病情加重,造成“越穷越病、越病越穷”恶性循环。还有不少残疾村民,因为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只能依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在家务农过日子,难以脱贫致富。

3.2.5 缺发展资金致贫。农村贷款困难,有些农户想脱贫致富而缺乏启动资金。

3.2.6 因学致贫。一个贫困家庭供养一名以上高中生或大学生,致使家中劳动力减少,花销增加,出现因学致贫的情况较多。

第二章  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精准为主线,以贫困群众为主体,以“五个一批”为内容,紧紧围绕贫困群体的发展需求,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实施脱贫攻坚,拓宽增收渠道,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确保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2、重大意义

坚决打赢扶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扶贫工作是第一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是当前所有工作的重心。

3、基本原则

3.1坚持党委领导原则。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筑牢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全域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的带动辐射作用,实行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

3.2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脱贫观念,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工作。

3.3坚持保护生态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3.4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有能力的个人参与扶贫,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3.5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健全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4、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全县重点贫困乡镇11个、贫困村124个,未脱贫贫困户7257户、19422人

5、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8年度。

6、发展目标

6.1 稳步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

6.2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

7、脱贫标准

7.1 贫困县、贫困村“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2%以下。

7.2 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年人均存收入3500元以上和“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医疗、教育和安全住房)。

8、脱贫任务

2018年底完成44个贫困村、1.1万人稳定脱贫。

第三章   突出“精准”

为实现 “摘帽”目标,完成脱贫任务,必须以精准为主线,贯穿脱贫攻坚整个过程。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实现精准脱贫既定目标。

1、扶持对象精准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为保证扶持对象精准,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六步工作法,即一进、二看、三比、四算、五议、六定。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精准识别,确定了扶持对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信息平台。

2、项目安排精准

脱贫攻坚项目在安排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需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到精准安排按照需要,规划期安排了村内道路、集中供水、到户增收等项目。

3、资金使用精准

攻坚资金在使用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规划好的扶贫项目要有资金保障,要及时足额投放,不能搞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项专用,专资专审,专户专管,跟踪问责,避免跑冒滴漏,确保精准使用

4、措施到户精准

坚持因户施策,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有劳动力的实施创业扶持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因病致贫的实施医疗救助,缺技能的实施技能培训,缺资金的实施资金扶持,无劳动能力的实施社会保障等。

5、因村派人精准

为打赢攻坚战,县委、县政府,在选派191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又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49名,实现了有贫困户的540个行政村全覆盖;增派驻村工作队员490人(其中市派120人),实现了313个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贫困发生率2%以上的非贫困村、贫困户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贫困户10户以上的村“两委”换届重点难点村工作队全覆盖。

6、脱贫成效精准

脱贫是攻坚成效的反映,要在精准脱贫上下功夫、想办法,出实招、见实效,真正让贫困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认同感,力戒“数字脱贫和被脱贫。

第四章  产业支撑

脱贫攻坚,要体现四个“引领”,即产业引领、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投入引领、项目引领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尤其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促进就业,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围绕贫困村分布特点,根据产业发展和生产脱贫需要,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畜牧产业、林果蔬菜产业等。

1、旅游业

在南部以燕山湖为中心,规划建设一条山区沿线公路,把周边山区小水库串起来,辐射沿线贫困村,打造以农家乐、采摘游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旅游线路。2017年实施并初具规模,带动南部山区贫困群众依靠农村旅游致富。

2、畜牧业

2.1  支持辛店、保安等乡镇与国润牧业协商对接,发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实施“公司+贫困户”无风险养牛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国润牧业负责提供种牛、疫病防治技术和产销服务,贫困户负责饲养管护,县提供贷款贴息和互助资金支持2018年发展15000头。

2.2  扶持生猪养殖企业、循环农业“千头线”及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发展畜牧支柱产业,2018年出栏20万头。

2.3  扶持本地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发展畜牧主导产业,2018年出栏 10万只。

2.4  扶持本地柴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发展柴鸡养殖产业。2018年发展30万只。

3、林果蔬菜业

在东部的廉村镇、水寨乡以灰河沿线为中心,打造葡萄、蓝莓、油牡丹、红枫种植基地和芦笋、食用菌等蔬菜种植基地;南部打造美国黑李、核桃等水果种植基地,中部以田庄乡为中心打造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并向周边乡镇辐射。2018年发展林果10000亩,蔬菜5000亩。

4、高效农业

发展市场急需的强筋、弱筋小麦种植,发展烟叶、蔬菜等高效农业,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同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花生、艾草、辣椒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我县生态原粮种植基地,抓住国家建设农业公园试点的机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

6、转移就业

利用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和富士康等大型企业的用工优势,大力促进贫困户就近就业和可靠就业,同时,利用我县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投亲靠友就业和亲情就业,大力推进贫困村扶贫车间建设及运营,保障有务工能力及务工需求的贫困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和不出门就业,促进贫困户尽快脱贫。

7、小型养殖业

大力发展大型和传统养殖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养鹅、养鸭、养鱼、养蜂等小型特色养殖业,带动一部分贫困户脱贫。

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投资

2018年,我县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扶贫、基本公共服务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扶贫、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扶贫、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产业信贷贴息、互助资金扶贫、信息化扶贫等扶贫工程,计划投资7.5亿元,其中计划财政投资4亿元,银信部门投入贷款3亿元。

1、基础设施。

整村推进56个贫困村,2017年推进48村,2018年推进8村。计划投资3200万元。解决行路难30000人全县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429个村,计划投入资金26400万元。基本实现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

2、安全饮水。解决贫困村自来水集中供水,2018年新建集中供水点27个。计划投资2000万元,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35200人

3、农田水利。2018年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28个,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新增旱保田30000亩,年新增粮食产量300万公斤。

4、雨露计划。雨露计划扶贫项目,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150万元,计划实用技术培训500人;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800人次,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00人。

5、乡村文化。2017年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5个,计划投入资金675万元,为贫困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锻炼场地,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

6、产业扶贫。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在124个贫困村中建成集体经济链,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7、危旧房改造。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6743万元,大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10月前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250户危房改造任务。

8、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治理项目2018年计划投入财资金880万元,改善改善120个贫困村及贫困发生率10%以上的28个村人居环境。

9、金融扶贫项目。计划实施企贷企用、贫困户贷款风险金、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等项目,计划投入资金3550万元,鼓励支持贫困户通过资金保障,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10、特色种植。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计划投资3000万元,鼓励引导群众发展构树饲草种植、优质花生、艾草、辣椒等特色农业,改变以往种植单一模式,拓宽增收渠道。

第六章  资金筹措

为保证扶贫攻坚对资金的需求,叶县将加大筹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筹集资金7.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1、财政资金。

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加大县级财政配套投入。

2、信贷资金。

实施金融扶贫,通过小额信贷和贷款贴息拉动贷款近亿元

3、行业资金。

协调县发改、财政、交通、教育、卫生、民族宗教、电业、农业、水利、国土、林业、农机等职能部门,对行业扶贫做出具体规划,原则上行业资金的70%用于贫困乡、贫困村,并对行业部门承担的扶贫专项考核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社会资金。

县委、县政府召开企业扶贫工作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和企业发出参与精准扶贫倡议书,引导鼓励大中型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

4、募捐资金。

针对大病、大灾致贫的特殊群体,向社会发起募捐行动,筹集资金专项使用。

第七章  效益分析

通过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将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科技扶贫、农田水利、小额信贷、信贷贴息、乡村旅游、互助资金等项目建设,新增牛2万头,新增羊10万只,新增养猪30万头,新增养禽50万只,新增粮食产量300万公斤拓宽贫困群众增收创富渠道

2、社会效益。

通过道路、集中供水、危房改造、雨露计划、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信息化等项目建设,新修村内道路350公里,新建集中供水点167个,改建109个,新建文化活动用房45

3、生态效益。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发展,实施优质花生、艾草、辣椒种植等项目建设,新增种植面积70000亩,拓宽群众增收创富渠道。

第八章   分类脱贫

针对我县贫困人口复合型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分类脱贫。

1、推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大力培养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农业合作社领头人。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乡村旅游、互助资金业务、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手工艺技能、转移就业创业技能等各类培训,做到“应训尽训”,促进劳务输出从“体力劳动”型向“专项技能”型转变,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发展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对已有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发展农家乐、景区就业和特色产品营销服务,建立稳定的增收来源。三是强力推进林果产业,引导贫困户土地流转、入股经营、就地打工等,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发展,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三四是创新发展和营销模式。鼓励各村成立专业协会或农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将财政扶贫资金和房屋、土地和林权等入股参与经营,通过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

2、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

依托叶县产业集聚区、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两个省定产业集聚区优势,协调隆鑫、重庆力帆、平煤神马等企业,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整合扶贫部门“雨露计划”、农业部门“阳光工程”和人社部门再就业培训资源,集中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进行全方位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到2017年底,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业服务,确保全县贫困户富裕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脱贫。

4、推进加强教育资助脱贫

全面实施教育保障工程,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实施9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的基础上,对全县贫困家庭大学生、中职学生和高中学生,开展教育资助,实施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中职助学金、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政策,从根本上斩断“穷”根,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解决因学致贫问题。

5、推进健康医疗救助脱贫。

巩固完善针对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的医疗救助力度,对建档立卡的五保户、低保户、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资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力度,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6、推进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低保对象予以重点保障,充分利用民政、医保、社保、残联等补贴资助政策,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低保户,做好产业建设、本地务工等综合措施扶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补助力度,确保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兜底。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活动,加大扶持救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

第九章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难度大,县委、县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政治保证。一是成立叶县扶贫开发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贾俊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加挂叶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牌子,县委书记古松任组长,县长徐延杰任常务副组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13个副指挥长任副组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均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二是落实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攻坚责任。三是实行四大班子领导联系贫困村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安排有脱贫攻坚联系点。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2、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集中攻坚、定点消除”的原则,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将9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70%以上的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户。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新增财力重点投向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二是加大行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各部门围绕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改善来申报争取项目,将争取的各类资金予以整合,重点投向贫困村、贫困户,保证资金投入。三是加大社会扶贫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定村、定户资助扶贫,营造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跟踪监督,对侵占、挪用、滞留、挥霍扶贫资金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县审计部门每年要对所有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审计扶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脱贫攻坚。

3、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加大科技投入,为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支撑。一是用好市政府出台的科技特派员政策;二是聘请专家,培训培养本地技术人员,三是开展技术帮扶活动。

4、做好结对帮扶。

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县负总责,部门帮扶,乡镇落实,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挂联领导、包抓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村组织、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局面。一是建立县级领导包村包户制度。 1名县级领导包1个贫困村,帮扶至少1个贫困户;二是建立县直单位包村制度。每个县直单位帮扶1个贫困村,选派一名干部任第一书记,同时选派2-3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蹲点帮扶,单位确定结对帮扶人员,每人帮扶 2-3户贫困户;三是落实驻村帮扶责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到切合实际的脱贫致富路子。结对帮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原则,做到“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4、严格督查考核。

加大督查巡查力度,把原先15个县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精简成6个,分别督查6个战区,联络21个专项指挥部,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从严从重处理;用好考核指挥棒,明确今后优先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和使用干部,对驻村帮扶队员考核结果优秀的,在评先表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5、深入宣传发动。

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宣传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具体举措,让各级各部门和干部明确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教育引导贫困对象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克服“争着要补助、躺着当低保”的“等、靠、要”思想,依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根据贫困群众需求制定扶贫措施,认真落实一事一议、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教训,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表彰在脱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有为”的扶贫参与机制,激发政府推动力、市场牵引力、社会帮扶力、扶贫对象源动力和基层组织战斗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6、强化扶贫队伍建设

脱贫攻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扶贫政


策及业务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因此,要充实和加强县、乡镇扶贫队伍建设,稳定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稳定人员、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强化职能、增强对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扶贫开发机构要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

第十章   巩固成果

按照上级“贫困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和省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脱贫对象脱贫后扶持力度不减、扶持政策不变,2018年叶县贫困县“摘帽”后,仍有6个贫困村0.8万人未脱贫,2019—2020年还需加大力度,继续做好扶贫工作。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继续攻坚拔寨,贫困人口不全部脱贫,决不收兵。同时要巩固脱贫成果,严防边脱贫边返贫,确保不落一人,全民步入小康,共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