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商务,供销系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增强工作合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成立“网上供销社”的服务中心。目前,大数据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据调查,我县的供销系统还没有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未能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引导、支持,依托县供销系统成立“网上供销社”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应用,构建涵盖农产品、土地资源、农产品流通、农业技术、政府服务等农村大数据基础信息系统,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和农产品产销流通体系的高效化,发挥大数据在“三农”上的助推功能,扩大农民福利。
二 、依托互联网优势,扩展供销社职能范围。借助大数据在应用方面的作用,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通过互联网实现并拓展供销社的职能,上服务好企业,下服务好农民。服务中心要为农民提供惠农信息公益性服务,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引导农产品网上销售,引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同时加强农产品溯源体系与征信系统对接,实现农产品生产可记录、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利益 。
三、 加强协作和支持, 统筹资源推动农村商务发展。“网上供销社”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加强与商务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合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强化县城综合商业服务能力,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推动向县乡村联动。积极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传统营销服务网点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拓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做实做强区域电商,参与推动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 。
四、做好产销精准对接,发展共同配送体系。 服务中心紧密联合商务、供销系统,发挥各自职能和优势,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持续办好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动员和指导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脱贫地区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合作,通过股权投资、订单采购等方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搭建农产品外销平台,稳定产品销售。同时利用供销社系统营销服务网点和仓储物流配送设施等资源,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加强到村物流站点建设,加快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推行“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积极补齐偏远农村物流配送短板,提升配送效率 。
五、做好货源组织,配合应急供应工作。服务中心配合商务主管部门,承担部分防汛,防疫和节假日等生活必备品应急保供工作,在联保联供工作中发挥作用。引导鼓励供销系统内大型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流通企业积极承担应急保供任务,履行社会责任,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六、发挥平台优势,培养乡村实用型人才。对农村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联合开展对基层尤其是脱贫地区商务、供销干部、农村电商人才、农产品经纪人等培训培养,强化对农民带动作用,打造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七、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上供销社”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协助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培育推介。“网上供销社”服务系统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强化乡村振兴责任担当,结合推动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问题,落实落细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争创部门合作推进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