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平顶山倍安德塑化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透明尼龙合成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平顶山倍安德塑化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透明尼龙合成制造等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批准(审查)。为保证审批(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75-8099196、8668089(叶县行政服务中心)
通讯地址:叶县九龙路270号
邮 编:467200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单位 | 建设地点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 |
1 | 平顶山倍安德塑化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透明尼龙合成制造项目 | 平顶山倍安德塑化有限公司 | 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 河南启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开发区化工三路西侧,占地面积78033.8平方米,本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透明尼龙2500吨;二期年产透明尼龙1500吨;三期年产透明尼龙1000吨,本次仅针对一期、二期进行评价。本次建设一栋生产车间,配套建设综合楼、中心化验室、品控中心、门卫室、环保设施等。本项目总 投资30461万元,其中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25400万元,环保投资514万元。 | 1、废气防治措施: 聚合及聚合釜下料废气:采用水喷淋+活性炭吸附装置,经25m排气筒排放; 污水处理站废气:采用光氧催化+活性吸附装置,经15m排气筒排放; 导热油炉: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品控中心废气:通风换气引至楼顶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 无组织废气:加强生产期间VOCs排放源的定期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等措施。 2、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分为两部分处理,分别为进入厂区污水站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和直接从厂区总排口排放的循环水系统、纯水制备排水。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规模为100t/d,采用“水解酸化+A/O+二沉池”工艺。废水处理站出水与循环水系统、纯水制备排水混合后在厂区废水总排放口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1标间接排放标准及《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同时满足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3、固废防治措施 废导热油、废机油、废灯管、废活性炭、品控中心废物等危险废物分类暂存,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纯水制备废反渗透膜由供货厂家回收再利用,污水处理站污泥进入叶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原料拆包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由废品回收公司处理,员工生活垃圾送集聚区垃圾中转站。 4、风险防治措施 厂区设置1座容积为500m3的事故池,初期雨水沉淀池580m3。厂区建设三级预防与防控体系。对厂区可能影响地下水的区域进行分区防控,并在场地下游设置3个跟踪监测井,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应按照监测计划,及时开展跟踪监测。 | 建设单位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公开了报告书 |
2 | 平顶山三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信制造投资项目配套上胶项目 | 平顶山三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 平顶山市中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利用原三信织造投资项目车间新建上胶工艺,为原三信织造投资项目提供产品后期上胶服务,该项目是对平顶山三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整个产业链贯通的一个关键的配套项目。上胶车间位于厂区现有3#厂房一楼,面积约1700m2。为现有粘扣带生产提供配套上胶工艺,加工量为3亿米/年(约8000t/a)
| 配胶及上胶工序废气:每个配胶点均置于二次单独密闭的房间内,同时搅拌器上方设置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引入主管道;②胶槽为全封闭箱体,顶部有集气管道,废气经收集后引入主管道;③预热烘箱、主烘箱均为全封闭空间,顶部有排气管,废气经集气管道进入主管道。废气经主管道进入处理装置(2套三塔式RTO)燃烧处理后,共用1根15m排气筒排放。助燃废气与RTO 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混合一同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废水: 蒸汽冷凝水部分用于本项目RTO余热锅炉,多余部分直接由厂区现有染色工序设置的4t天然气锅炉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化粪池预处理后,外排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固废:一般固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危险废物: ①胶料废包装桶由供货厂家直接回收用于同类液体的包装,不作为危废处置,但在厂区内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厂区内设置专门的暂存间用于胶料废包装桶暂存。 ②废溶剂:清洗后的废溶剂暂存至危废间内,待胶料配制时直接使用。 地下水: 废桶区、胶料区、上胶车间等地面硬化并铺设防渗膜。 | 建设单位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公开了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