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小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维护和维修保养的106号提案收悉。我们仙台镇政府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分析研判全镇农村文化健身器材管理使用情况,制定措施。并立即组织由主管副职负责,文化、安检、宣传等相关部门参与的专班对全镇农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管护情况开展专项调研,结合仙台镇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压实管护责任,健全管理体系
1. 明确责任主体:依据《全民健身条例》要求,确立“谁接收、谁管理、谁负责”的管护原则,明确各村委会为辖区内健身器材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文化管理员为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员。镇政府与各村签订管护责任书,将器材维护纳入村级工作考核,杜绝“重建轻管”“一建了之”现象。
2. 组建管护队伍:指导各村组建“党员+村民代表”管护队伍,每个文化广场配备1-2名专职管理员,专门负责器材日常检查、清洁及简单维护,并建立器材“健康档案”和电子台账,详细记录器材安装时间、型号、维护记录等信息。
二、强化巡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1. 建立三级巡查机制:构建“镇—管区—村”三级巡查体系,实行村级常态化巡查、管区每月巡检、镇级每季度抽查的制度,重点排查器材松动、锈蚀、部件缺失等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
2. 规范维修报废流程:对在保修期内的损坏器材,由村管理员及时联系厂家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过保器材由镇政府统筹资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维修。对达到安全使用寿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器材,坚决予以拆除并公示,防止“带病上岗”。
3. 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开通“随手拍”问题反馈通道,鼓励群众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上报器材破损情况,由镇文旅办统一受理、分派处置,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延长器材寿命
1. 普及使用知识:通过小广播、大喇叭广泛宣传栏、利用微信群,村级党员群众群等载体,宣传健身器材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由社会体育指导员现场示范指导,引导群众文明健身、科学健身,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器材损坏。
2. 强化爱护意识:专门制定《仙台镇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使用公约》,明确禁止攀爬、撞击等损坏行为,对蓄意破坏器材者,依法依规予以惩戒,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营造“人人爱护器材”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到位,规划长效建设
1. 落实管护措施:镇政府将健身器材维护作为日常管理,要求各村文化管理员每日进行巡查管护,宣传引导群众规范使用健身器材,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体彩公益金支持,保障器材日常维护、维修及更新需求,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做到既维护及时,保养到位,又能发操健身器材作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 优化设施配置:结合仙台镇西马庄、北庞庄、崔王村等村文化广场建设实际,强化管理使用、维护、维修,逐步对全镇51个行政村存在老化、功能单一的器材进行更新升级,优先配备适合老年人、青少年的多元化健身设施,持续完善农村“15分钟健身圈”。
下一步,仙台镇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定期开展管护工作“回头看”,不断优化管护机制,确保健身器材长期稳定运行,切实提升群众健身幸福感和满意度。
感谢您对我镇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202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