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个体私营诊所监督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个体私营诊所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医疗资源压力、便利群众就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督管理。
一、个体私营诊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诊疗行为不规范。部分诊所存在不书写病历、不开具处方或处方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患者对诊断和用药信息不明确,同时也为监管留下隐患。
(二)是卫生条件与设施不足。一些诊所场所狭小,功能分区不合理,休息室、配药房与注射室混用,输液室通风差,易引发交叉感染。床上用品等医疗用品清洁更换不及时,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未完全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
(三)是收费与票据管理混乱。收费标准不公开,多为医生直接收取现金,无划价单和收款凭证,损害患者知情权。因政策限制,大部分个体医疗机构无法获取正规收费票据,进一步加剧了收费不透明问题。
(四)是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突出。部分诊所为追求短期疗效或经济利益,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超常剂量用药等现象,且抗菌药物备案更新不及时,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二、个体私营诊所监督管理的关键举措建议
为规范个体私营诊所运营,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需从制度建设、日常监管、能力提升等多维度采取措施。
(一)是完善诊疗与病历管理规范。严格要求诊所按规定填写病历和处方,便于监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加强《门诊日志》登记管理,确保患者就诊信息完整,对未规范书写处方、填写日志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二)是强化卫生条件与设施监管。依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对诊所房屋面积、功能分区、设备配置(如诊察床、消毒设备、急救设备等)进行严格审核与日常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责令整改。定期开展消毒效果抽样检测,包括医务人员手消毒、室内空气质量、物表消毒等项目,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
(三)是规范收费与药品管理。督促诊所将药品价目表和诊疗收费标准在醒目位置公示,推行处方划价收费制度,保障患者知情权。协调解决民营医疗机构收费票据问题,推动电子发票普及,确保收费过程可追溯。
(四)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开展抗菌药物输液备案,备案诊所按照标准使用与其备案相符的抗菌药物,不合格者暂停相关诊疗活动。
(五)是加强监督执法与培训考核。
1.县卫健委定期对个体诊所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对超范围执业、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等行为依法严肃处罚。
2.每年组织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内容涵盖《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心肺复苏技能等,提升依法执业能力和服务素质。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