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2025年
索引号:yexian-1754-00039 主题分类:2025年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5-09-15 关键词:
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提案号
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
提案者
李冠鑫
标题
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答复内容

李冠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设乡村文化大讲堂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创新活动思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1)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创新思维、积极作为,采取全民艺术普及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文艺创作、文化赛事及文艺节目演出活动,探索以赛代演的方式,线上线下创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获得感。

2)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改进新的培训模式,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秉承“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突破原先以场馆内部阵地为主的线下培训方式利用总分馆直播设备平台,开设各门类群众性文化艺术培训实施流动公益培训”、“文化志愿者招募培训”、“小课一对一”培训方式通过广泛征集群众意愿安排课程内容,让群众来“点单”个性化文化服务,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培训活动,充分挖掘、重点培养、储备一批优秀本土文艺人才,组建特色乡村文艺团队,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3)文化艺术辅导是县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县文化馆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组织动员崇德尚艺、甘于奉献的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广泛开展“百姓文化课堂”、“全民艺术普及”等公益培训志愿服务,结对子、种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夯实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真正做到文艺工作常下乡、常在乡。

二、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特色团队

“举办艺术课堂,打造服务品牌”为主题,依托自身业务性质,发挥数字化服务优势,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文化站、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现有文化设施,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为大讲堂提供有力支撑,并制定合理的讲堂周期,开展各类型、各专业的文化艺术讲座,持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着力打造精品文化课堂,将文化大讲堂打造成我县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把加强各专业文艺队伍建设作为立足点和有力抓手,提高群众文艺骨干整体素质,利用活动阵地和资源优势,近年来,采取“线上培训+线下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等方式,组建我县文艺骨干“文化大联盟”,对基层有特色文艺团队进行重点打造培养,并提供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专业特长,打造特色突出、影响力大、群众参与性强的特色团队。其次对馆内的业余团队进行分批次重点辅导培养,旨在培养技能较高、艺术涵养丰富的业余文艺团体。

三、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升文化数字服务水平

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向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化的文化信息服务,精选“叶县文旅云”平台、“叶县人民文化馆”等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信息来源渠道,适时推进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方式和理念开展文化惠民培训课堂。

四、纵深加强总分馆及乡村文化合作社业务培训

1)联合乡镇、包抓促达标。县文化馆安排业务骨干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实行连镇包抓,要求包抓人员务必沉下身子,围绕乡镇规范建设、活动开展、资源协调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2)业务培训、工作有力度。定期举办分馆馆长、社长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提高分馆馆长、社长工作能力,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为扎实有效地搞好乡村大讲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资源共享、统一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实现了县级和乡镇(18个乡镇)两个100%建成,总、分馆之间已形成“一体化建设、双重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运行模式,确立了以县文化馆为总馆、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特色村为分馆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分馆投入运营后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群众性文化艺木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艺素养、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