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设乡村文化大讲堂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创新活动思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1)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创新思维、积极作为,采取全民艺术普及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文艺创作、文化赛事及文艺节目演出活动,探索以赛代演的方式,线上线下创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获得感。
(2)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改进新的培训模式,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秉承“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突破原先以场馆内部阵地为主的线下培训方式,利用总分馆直播设备平台,开设各门类群众性文化艺术培训,实施“流动公益培训”、“文化志愿者招募培训”、“小课一对一”等培训方式,通过广泛征集群众意愿安排课程内容,让群众来“点单”的个性化文化服务,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培训活动,充分挖掘、重点培养、储备一批优秀本土文艺人才,组建特色乡村文艺团队,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3)文化艺术辅导是县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县文化馆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组织动员崇德尚艺、甘于奉献的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广泛开展“百姓文化课堂”、“全民艺术普及”等公益培训志愿服务,结对子、种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夯实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真正做到文艺工作常下乡、常在乡。
二、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特色团队
以“举办艺术课堂,打造服务品牌”为主题,依托自身业务性质,发挥数字化服务优势,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文化站、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现有文化设施,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为大讲堂提供有力支撑,并制定合理的讲堂周期,开展各类型、各专业的文化艺术讲座,持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着力打造精品文化课堂,将文化大讲堂打造成我县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把加强各专业文艺队伍建设作为立足点和有力抓手,提高群众文艺骨干整体素质,利用活动阵地和资源优势,近年来,采取“线上培训+线下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等方式,组建我县文艺骨干“文化大联盟”,对基层有特色文艺团队进行重点打造培养,并提供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专业特长,打造特色突出、影响力大、群众参与性强的特色团队。其次对馆内的业余团队进行分批次重点辅导培养,旨在培养技能较高、艺术涵养丰富的业余文艺团体。
三、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升文化数字服务水平
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向群众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化的文化信息服务,精选“叶县文旅云”平台、“叶县人民文化馆”等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信息来源渠道,适时推进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方式和理念开展文化惠民培训课堂。
四、纵深加强总分馆及乡村文化合作社业务培训
(1)联合乡镇、包抓促达标。县文化馆安排业务骨干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实行连镇包抓,要求包抓人员务必沉下身子,围绕乡镇规范建设、活动开展、资源协调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2)业务培训、工作有力度。定期举办分馆馆长、社长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提高分馆馆长、社长工作能力,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为扎实有效地搞好乡村大讲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资源共享、统一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实现了县级和乡镇(18个乡镇)两个100%建成,总、分馆之间已形成“一体化建设、双重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运行模式,确立了以县文化馆为总馆、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特色村为分馆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分馆投入运营后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群众性文化艺木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艺素养、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