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燕山湖移民纪念馆的提案”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
燕山水库自2003年12月开始建设至2011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历时8年。移民搬迁自2005年3月开始实施,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燕山水库提前1年截流的要求,地方政府对移民搬迁计划相应进行了调整。截至2007年5月底燕山水库农村移民全部搬离库区,实际共搬迁移民5643户20954人,其中:叶县3806户14593人,方城县1837户6361人,移民搬迁工作提前2年完成。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着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的浩然正气。
建设燕山湖移民纪念馆,展示燕山水库水库建设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建设燕山水库纪念馆是一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信念传播工程,更是一项惠及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教育工程。但建设燕山湖移民纪念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支持和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我们将结合国家政策及我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党史办等单位的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学论证,待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县政府进行汇报,争取列入县级重点项目、重点民生实事,力促建议尽早落实。
二、成立领导小组统筹“燕山湖移民纪念馆”建设
建设燕山湖移民纪念馆,涉及包括项目选址、项目立项、土地划拨、建设资金、设计方案、控规批复、施工建设、陈列展览、文物征集等多项重要事务,职责涉及县直、乡镇单位多个部门,如果县政府同意建设燕山湖移民纪念馆,我们将会积极建议成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燕山湖移民纪念馆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项目建设等协调推进工作,也会积极配合做好展览大纲、文物征集等相关业务工作。
三、建议县政协文化和文史委牵头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县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做好汇报,反映你们的建议,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燕山湖移民纪念馆筹备建设的前期论证准备工作。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建立纪念设施有关规定的通知》(中办发〔1996〕05号),对场馆的建立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如建设规模较大、功能完善的场馆,可更好发挥文化宣传和精神教育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会面临审批困难、资金难以筹措等现实困难;若建设规模较小的纪念展厅,但其文化价值、教育意义将受到限制,与我们的初衷不相符。
二是统筹做好燕山水库建设时期历史前期资料征集工作。通过各村着手开展了建设时期文书档案、声像资料等的收集工作,并通过“风光保安”公众号广泛征集各类有展示价值的展品。
三是在燕山湖移民纪念馆建成开放后,积极做好对该馆的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其展示宣传教育水平,并积极协调与现有的红色纪念设施、场所和场馆等联动,开发一批研学课程,打造一条研学路线,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成为保安的靓丽文旅名片,不断提高叶县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感谢您对我镇移民事业的热忱关注与积极建言。期待您继续对我镇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携手推动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