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根洋、兰小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维护和维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但由于长期使用、自然损耗以及缺乏有效维护,部分器材出现损坏、老化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甚至存在部分安全隐患。
一、全面排查,精准定位问题
收到提案后,我们立即启动全面排查工作,迅速组建了一支专业且高效的专项排查小组。小组成员涵盖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各村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以及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志愿者等。对辖区内农村文化广场设施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地毯式”排查。此次排查范围广泛,重点聚焦在各类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关键设施。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详细记录每一处设施的具体位置、损坏程度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状况。例如,对于健身器材,着重检查其部件是否松动、磨损,结构是否稳固;对于娱乐设施,查看其外观是否破损、功能是否正常;对于照明设备,则关注灯泡是否损坏、线路是否老化等。通过全面且深入的排查,我们形成了一份清晰、完备且精准的问题台账,为后续有的放矢地开展维修与更换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目前,排查工作已圆满完成,为整个设施改善工程奠定了良好开端。
二、多元筹资,确保经费到位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我们深知上级专项经费对于解决农村文化广场设施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积极主动与县级文化、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详细汇报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的现状、问题的紧迫性以及维修和更新的具体规划,全力争取专项维修经费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成功获批部分专项经费。但我们并未满足于此,后续仍将持续跟进,积极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以确保设施改善工作能够顺利、全面地推进。二是统筹乡镇自有经费。在积极争取上级经费的同时,乡镇政府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专门划出一笔足额的经费用于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的维护与更新。此外,我们还对其他项目经费进行了合理的统筹调配,秉持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保障文化广场设施维修工作的经费需求。目前,这部分自有经费已陆续到位,为设施改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三是广泛发动社会捐赠。为了汇聚更多力量解决农村文化广场设施问题,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发动社会捐赠。精心制作并发布了饱含诚意的倡议书,详细阐述农村文化广场设施对于村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同时举办了隆重且具有感染力的捐赠仪式,邀请本地企业代表、在外乡贤以及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通过这些举措,成功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与责任感。截至目前,已收到部分捐赠款项与物资,包括一些企业捐赠的全新健身器材和照明设备,以及乡贤们捐赠的现金等。并且,捐赠活动仍在热烈且有序地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积极参与其中。
三、分类处置,高效维修更换
一是及时维修可修复器材。于排查中发现的损坏程度较轻、具备维修价值的器材,我们迅速采取行动。一方面,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维修人员,这些人员具备深厚的机械维修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器材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有效修复;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器材生产厂家的售后团队,借助厂家的专业技术和原厂配件,确保维修质量达到最高标准。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安排专人进行全程严格监督,从维修方案的制定到具体操作流程,都进行细致把控。例如,对于一些出现松动的健身器材螺丝,要求维修人员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紧固;对于磨损的部件,及时更换为质量合格的新部件。目前,部分维修工作已高质量完成,经专业检测,维修后的器材安全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使用标准,村民们已能够放心使用。二是尽快更换老化严重器材。针对那些老化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难以修复的器材,我们果断决定进行更换。为了确保新器材的质量和适用性,我们严格遵循政府采购程序,成立专门的采购小组,对市场上众多的器材供应商进行深入调研和筛选。经过多轮比较,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选定优质产品进行更换。目前,新器材的采购工作已基本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崭新的器材将全面投入使用,为村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娱乐健身体验。
四、完善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的长期维护问题,我们建立了一套全面且细致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了乡镇文化站在整个维护管理工作中的统筹协调地位,负责制定总体维护计划、监督维护工作进展以及协调各方资源;各村委会则承担具体的落实责任,负责组织人员对本村文化广场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设施维护管理细则,对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标准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规定健身器材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娱乐设施每季度进行一次深度维护等。通过这些明确的制度规范,使维护工作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设立专人专岗负责。为确保维护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各村均设立了专人专岗负责文化广场设施的日常巡查与维护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的设施维护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初步处理。同时,他们需定期向乡镇文化站汇报设施的状况,以便文化站及时掌握整体情况并做出相应决策。此外,乡镇文化站还会定期组织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维护管理能力,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三是强化村民使用意识宣传培训。我们深知,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的长期良好运行离不开村民的共同爱护。因此,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旨在强化村民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利用农村广播每天定时播放爱护设施的宣传语和相关知识;在文化广场周边设置醒目的宣传栏,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展示爱护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在会上对村民进行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引导村民自觉爱护设施。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逐渐在村民中形成了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氛围,增强了村民爱护设施、文明使用的意识,为实现文化广场设施的长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