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帅龙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践行心智教育理念,助理幼少儿身心健康发展”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阐述了当前教育领域中心智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县幼儿、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思路,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心智教育
我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始终将幼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置于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认识到心智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将心智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将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心智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确保心智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心智教育工作格局,为心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中小学课程充分涵盖心智教育内容
心智教育是一种围绕人的心理、智力、情感、人格等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形式,核心是帮助个体构建健康的心理状态、完善的认知能力和成熟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挑战。我县中小学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心智教育理念构建,将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全过程,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均与心智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智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课程注重心理健康与社会能力培养
幼儿园教育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心理健康和社会课程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与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同时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愉悦的成长氛围,助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后续心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定期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为提升教师开展心智教育的专业能力,我县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专家讲座、案例研讨、实践模拟等多种培训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五、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升父母育人理念
我县每学年都举办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家长会或家庭教育讲座,积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家长举办心理危机与识别专题培训,使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目前心理健康服务覆盖范围正在稳步扩大,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六、严格审定中小学及幼儿园课程教材
我县严格执行课程教材审定制度,中小学和幼儿园所使用的课程教材均需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严格审定方可投入使用。审定过程中,重点关注教材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否具备科学性、适宜性和教育性,通过严格的审定程序,确保进入课堂的教材能够为心智教育提供优质的内容载体,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县继续加大对心智教育的推进力度,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会积极关注国内外心智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借鉴心智教育综合发展理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实践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先进理念与本土教育特色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县学生的心智教育模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心智教育水平,切实助力幼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