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2025年
索引号:yexian-1754-00007 主题分类:2025年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5-09-05 关键词: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关于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提案号
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7号提案
提案者
刘丹、李秋瑾、侯文明
标题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关于政协叶县十一届四次会议第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答复内容

刘丹委员、李秋瑾委员、侯文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灰河生态治理打造休闲绿廊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灰河生态绿廊建设提议,契合叶县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高度认同并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及规划研究如下:

一、生态修复:夯实基底,成效初显

(一)水质提升持续深化

目前灰河水质已实现关键突破,2023年以来,灰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较2020年的劣五类水质有根本性改善。我们已开展全流域污染源排查,锁定并完成19个排污口的封堵或引流整改,从源头切断污水直排路径。同时,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灰河湿地水处理系统,含5.4万平方米潜流湿地及2万平方米表流功能性湿地,采用叶芦荻、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构建净化体系,可将污水处理厂中水升级为准四类水质后再排入灰河,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

(二)河岸与防洪治理有序推进

在河岸生态重塑方面,已完成黄谷李沟等支流的生态化改造,通过种植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构建植被缓冲带,并采用土壤处理法打造微型湿地公园4处。针对防洪安全,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河道清淤疏浚,2024年至今累计整改河湖“四乱”及妨碍行洪问题41处,完成89个疑似图斑的核查整改,同时在枯水期通过引澧入灰工程,以每秒4立方米流量补充生态用水,后续还将引入燕山水库水源进一步提升河道生态韧性。

二、景观提升:聚焦需求,逐步拓展

您提出的特色节点与全龄设施建设建议,正逐步融入灰河治理实践。目前叶公大道至叶县高中段已建成灰河湿地公园,完成河坡绿化硬化及步行道铺设。参考平湖市滨水绿道建设经验(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4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率98.7%),我们计划结合灰河城区沿线河段特点,在湿地系统周边增设观鸟平台、滨水栈道等特色节点,并逐步配套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等设施。目前已成功创建2座市级、6条县级幸福河湖,相关建设标准将同步应用于灰河景观提升工程。

三、文化赋能:挖掘内涵,品牌塑造

灰河流域文化挖掘与传播已具备一定基础。我们将系统整理流域内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参考锡山区白米荡水文化长廊建设模式,通过景观小品、文化标识等形式融入绿廊建设。结合生态科普需求,拟联合河长办、社区等单位开展年度生态保护活动,借鉴白米荡年开展20余场科普活动的经验,提升公众参与度。同时,依托灰河湿地等现有治理成果,策划滨河健步走、生态摄影展等特色活动,打造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记忆的滨水品牌。

四、长效管护:机制保障,持续运行

(一)智慧监管体系已建成运行

灰河已安装浮船式自动监测设备,每4小时自动取水检测,数据直报省及国家环保部门,实现水质动态监控。结合河长制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县已构建“三级河长+部门联动”的巡查机制,累计巡河1.31万次,巡河率达100%,未来将进一步整合水质监测与视频监控数据,打造“空天地一体”智慧监管网络。

 (二)多元共治与产业反哺稳步推进

在共治模式上,已建立“政府+检察院+环保+水利”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核查河道问题15处,并通过举报电话、邮箱等渠道畅通公众监督途径。

下一步,我们将以《叶县幸福河湖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叶县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为指导,统筹推进灰河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与文化赋能,力争将其打造为县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示范工程,切实满足群众“推窗见绿、漫步亲水”的民生需求。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