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日,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已相继出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重中之重。
2月16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扶贫办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分类施策巧安排,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那么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各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如何呢?贫困人口防疫措施到位吗?
近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派出三路记者分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信阳、洛阳、平顶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现场寻求答案。
2月18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驱车行驶在叶县境内的省道上,记者发现,虽然主干道上之前卡点设置的路障已经解除,但是路上基本见不到车辆,两边的村庄路口依然防守严密,测体温、做登记等一样不少。与此同时,车窗外的农田里也已出现了不少劳作的身影。
叶县常村镇大毛庄村,200亩流转的耕地上,村民们戴着口罩,或拿袋子,或提篮子,正在往刚刚翻耕过的泥土里种下艾苗,耕种场面热火朝天。
“今天算是正式开始。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趁现在墒好、天好,组织群众,在做好防控的同时,积极进行耕种,大概200亩,5天种完。”常村镇党委书记赵幸伟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常村镇大毛庄村集体项目,艾草种植200亩,作为毛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也是积极参与,今天参与的贫困户有十几户。
“家里有两亩地,已经全部流转集中起来种植艾草。”正在种艾苗的贫困户徐菊说。
驻村第一书记蒋文辉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参与流转和种植的贫困村民,不仅可以拿到每年的土地流转费用,在艾草种植期间,还可以按天拿到60至80元的工资,而艾草的收入作为集体经济也将为贫困户的增收带来积极的作用。
扶贫车间复工缺口罩,政府想办法
“艾条、艾柱、泡脚包、艾绒被,销往全国各地。今年因为有疫情,这边总共发了400多箱艾条,发往武汉。”常村镇月台村扶贫车间的马金鹏如是说。
据了解,多年来,马金鹏一直从事艾草深加工产业。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他租赁了常村镇的三处扶贫车间,做起了艾草深加工,附近村庄的艾草全部送到这里进行深加工。
“这是镇政府引进的产业,抗旱好管理,适合丘陵地带。原来割完就卖,后来说还不胜弄个厂房深加工一下,一吨能增值一二百元,还能安排就业人员,加工后艾绒卖给他就是6500一吨。”常村镇月台村支部书记李金海说,在马金鹏的建议下,村里在扶贫车间旁边建立一个艾草粗加工厂房,增加了集体经济的收入,目前村里的3000亩土地,已经有2100亩种植了艾草,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都实现脱贫。
2月17日,月台村扶贫车间开始复工复产,然而疫情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工人总共80多个,现在没来完,复工的有24个。口罩没有,其他防护品都少,不好买这些东西,防护不行,跟不上。”马金鹏担心地说,由于艾草车间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工人的口罩非常缺,同时艾草产品的运输,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太顺利,好在镇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
“交通管制这块儿,现在政府出面开这个通行证,便于物流。再一个就是人员安全,政府协助制定疫情防控方案,量体温、人员登记、健康信息的登记,本地员工健康状况由村里提供,帮助企业甄别。现在急需的是口罩,目前还能坚持,乡里也在帮我们想办法儿,比如从外地买等。”赵幸伟如是说。
精准防控,采取各种措施帮贫困户增收
2月18日下午4时许,刚刚检查完大毛庄村的艾草耕种工作,赵幸伟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镇里,商议在安全防控的前提下贫困户的增收问题。
“咱这个路口都设卡,村子都封了,群众买东西不方便,由村里代购;镇里、县里都有临时救助,包括救灾资金,都可以保证这部分人群。”赵幸伟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复工复产,农村也开始春耕生产,但是贫困人口的防疫不能放松。
“贫困户增收这一块,一个是产业,结合者村里集体经济,种植的、养殖的这两天都安排着已经复工了。再一个,外出务工的,现在群众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一人务工全家脱贫,贫困人口在外务工的有2000人,已经走了500人左右,还有1500人急需外出务工。”赵幸伟说,由于疫情期间各地对外来人员的防控都比较严格,务工人员的返岗问题很棘手。
“一种自驾车、拼车走的,开具复工证明,咱这边出一个在家14天来的健康证明;另一种需要坐火车的,乡镇派的有车,给他们送到火车站,免费。像昆山及周边的,正在统计,政府免费包车,跟那边企业联系送到那里,乡里去一个人随车服务,中途不拐弯,直接送到厂里,也是鼓励群众外出务工,特别是贫困户。”
赵幸伟告诉记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今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脱贫。“叶县是疫情比较轻的地方,疫情重的全面防控,咱属于精准防控。现在咱们除了防疫之外,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目标,一样也不能少,还得如期完成。”(猛犸新闻 刘玉杰)